1月22日,农历腊月二十三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――小年,也是外出的人们回家过年团聚的日子。而选择“留守”的贫困大学生们并没有因为不能回到亲人身边而感到孤单、冷清。晚上,党委副书记舒永庆代表学校党委陪他们一起吃饺子、唠家常,并为每个人送上了一个装有200元的“红包”。而令化工学院05级特困生腾秀山母子感动的是,母子俩第一次在大学里吃“年夜饭”,母亲还领到了由化工学院师生捐助的装有2450元的大“红包”。 “年夜饭”洋溢着暖暖的温情。舒永庆副书记向同学们致以节日的问候,并鼓励他们树立自信,乐观进取,刻苦学习,早日成为有用之材。团委书记郭建国、副书记吴笑兵、学生处副处长刘传波等一起与贫困生们吃“年夜饭”、过“小年”。 一起吃“年夜饭”的还有一位特殊的客人:化工学院化学05―2班同学腾秀山的母亲。因父亲病逝,腾秀山本来还算殷实的家境变得一贫如洗。母子从此相依为命,从高三开始,母亲便一直跟随儿子在学校周围打工,靠打工挣得的收入供孩子上学。今年孩子考上大学后,母亲又从沂蒙山千里迢迢跟到济南打工。学校了解情况后,为了帮助母子顺利完成学业,把母亲安排在学校食堂,一方面解决了母亲吃饭问题,而每个月500元的收入基本上能够满足儿子的生活、学习所需。因学校春节放假,母亲临时“下岗”,化工学院的领导了解情况后,积极联系解决打工岗位,并发动师生积极捐款,“小年”这天,党委副书记舒永庆把装有2450元钱的红包交到腾秀山的母亲手中,母子二人深受感动。母亲说,在大学校园里度过的这个“小年”令她终生难忘。